近年来,衢州市财政局聚焦“生态育林、改革强林、产业兴林”协同发力,走出一条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“点绿成金”高质量发展之路。2024年,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,同比增长8%以上,农村居民人均林业收入增长突破8%。
生态育林
夯实绿色本底
以重大项目推动“造绿”,市县联动谋划“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”项目,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土绿化试点,获上级资金奖补2.43亿元,累计完成造林、抚育、修复超13万亩。以效益补偿推动“养绿”,优化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,将补偿标准从2004年的每亩5元提高至每亩43元,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超4亿元,支持全市465万亩公益林效益补偿工作,惠及林农近16万户。以队伍建设推动“护绿”,近3年累计投入资金5200余万元,用于劳务报酬、装备采购、人身意外险、培训等经费保障,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护林员网格化体系。
改革强林
激活发展动能
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推动创新“一股份两平台”模式,鼓励林农将闲散林地作价入股村级合作社,依托林权收储、交易平台统一运营,通过支付“流转金+林地租金+分红”形式,做大林农收益。截至6月底,全市流转林地252万亩,盘活资源价值超百亿元。抢抓林业碳汇试点,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出台《林业碳账户平台建设规范》,开发“一村万树”碳汇计量与数字化应用场景,贴息1500万元支持金融机构推出“碳汇贷”等49款绿色金融产品,推动“碳资产”向“金融资产”转化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建立林业碳账户30.4万个,碳账户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,依托碳账户开发林业碳汇项目34个,取得林业授信融资19.2亿元。
产业兴林
打造共富引擎
落实《衢州市打造油茶百亿产业行动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,构建“1+N”油茶产业发展指导体系和专项资金管理六大机制,用活用好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补助资金4亿元,支持油茶全产业链发展。统筹资金6000余万元支持林下中药材良种繁育、基地建设及品牌培育,全市现有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399家,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,年产量3万吨,年产值11.2亿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