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衢州市财政局以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建设为抓手,因地制宜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人才、产业、服务、传承体系。2024年,市县两级财政中医药领域投入资金超3亿元。
加力“一招鲜”人才引育
创新“柔性引才”模式,对列入国家级、省级中医重点学(专)科建设计划,建设周期内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建设经费;对引进的中医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(团队),按层级落实10—300万元安家补贴和最高1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。2020年以来,市中医医院已招引硕士研究生79人、博士研究生7人,占医院硕博总人数的61%。
优化“一把草”产业路径
支持打造衢系中药材区域公共品牌,将衢枳壳、白及、陈皮、猴头菇、白花蛇舌草、黄精确定为“衢六味”品种。优化“土特产”全链提升扶持资金项目工作方案,经自主申报与择优推荐,陈皮加工基地改造、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及精深加工等9个中药材项目获专项补助550万元。截至目前,全市有中药材种植经营主体399家;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,年产量3万吨,年产值11.2亿元。
提升“一站式”服务效能
安排资金1000万元,支持市中医医院超声治疗仪、中药熏蒸机等中医智能诊疗设备购置更新,加速先进设备普及应用。在全市域支持推广“中医处方一件事”和“浙江中药在线”,助力衢州成为全省首批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的设区市。支持探索共享中药房及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,推动柯城区、龙游县先行先试,2024年代配代煎中药饮片40余万剂。
加快“一根针”传承创新
安排资金2971万元,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设置针灸推拿科等,全面落实中医医疗服务专项补助机制。2024年,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成功创建国家级中医优势专科。投入资金60万元,支持强化与世界针灸联合会、中国针灸学会合作,推动成立杨继洲针灸联盟,参与制定杨继洲传承创新基地建设指南,助力“针圣故里”融入“南孔圣地·衢州有礼”城市品牌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设立“杨继洲针灸传承创新基地”40余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