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暑期,为有效破解家长“看护难”和儿童“成长需”双重诉求,衢州市财政局支持出台《全市域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的实施方案》,以“教育+托管”模式,为超万名适龄儿童打造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的暑期成长空间。
托管资源应开尽开
让假期“有依托”
安排资金60万元,支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“南孔工托”服务模式,引导用人单位单独或联合办班、园区街道社区工会合作办班,为托班运行提供保障。今年暑假,全市共开设“爱心托班”点位150余个、班次300余个,服务规模突破万人。充分利用青少年宫资源,推动扩大公益托管覆盖面,靶向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暑期看护痛点。如常山县球川镇,依托“家门口青少年宫”,面向本镇21个村社以及江西玉山县双明镇、岩瑞镇等周边村社招生,提供免费课程,仅收取午餐和保险费用。
特色活动丰富供给
让课程“有乐趣”
鼓励市内各级各类研学基(营)地策划组织特色夏令营,联动杜立特行动纪念馆、孔氏南宗家庙、中国儒学馆等衢州市展馆联盟成员单位开展主题活动,对新评为国家级、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的创建主体,分别给予20万元、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。今年以来,全市国家级、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组织开展主题夏令营30余批次,覆盖学生5000余人次。安排资金96万元支持体育场地免费开放,助推学校开展足球、篮球、羽毛球、游泳、攀岩等体育项目训练和赛事活动,丰富暑期体育生活。
补助体系织密扎牢
让服务“有保障”
支持构建多元参与机制,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教学管理,动员爱心企业捐赠图书文具改善办学条件,邀请非遗传承人、医护工作者等专业人士走进课堂,提升托管服务品质。如支持市青少年宫设置大学生实习岗,提供每月基本补贴2010元及600元以内的餐补;安排资金5万元支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举办“向阳花开”儿童“双减”兴趣班,按300—400元/课时标准支付托班老师课时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