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效推动“知产”变“资产”——浙江省衢州市促进知识产权增量提质综述

发布日期:2025-05-12      信息来源:市财政局      浏览次数:
视力保护色:      字体:[ ]

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知识产权是创新发展的核心支撑,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。

近年来,浙江省衢州市夯实保护严格、治理有效、运用畅通的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基础,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机制,并于2024年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。

为了让“知产”高效转化为“资产”,衢州财政在拓展知识产权增值“运用端”做了大量工作,不断深化知识产权服务增值化,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,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知识产权对城市创新发展、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。

拓展“融”通道

衢州市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制,深化知识产权质押产品创新,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,提升质押融资助企纾困水平。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,市级财政按实际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年度日均贷款余额的1.2%给予财政补助;对上年度知识产权质押惠及企业数排名全市前3位,且质押额在30亿元以上的市本级行政区域内的金融机构,给予每家不高于20万元奖励。

位于龙游县的浙江芯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各类PCB印制电路板的高科技企业,目前拥有14件专利,其中发明专利2件、实用新型12件。该企业不断提升智能工厂能级,从原材料开料到精细钻孔,再到导电膜通孔处理、线路图形转移以及电路板蚀刻,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运行。

“智能化车间里很多设备采购资金都是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取的。”公司经理徐玉仙说,公司已经连续3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,今年刚刚贷到的1207万元资金已经顺利到账,更坚定了公司智能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。

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黄晓晨介绍,龙游县已经构建起了完善的知识产权“金融集市”体系。“2024年,我们为企业精准推送金融服务达200家次,成功实现知识产权质押总额5198亿元,惠及企业146家次,创历史新高。”今年1月,市场监督管理局为8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成功牵线搭桥,实现授信额度2.64亿元。

衢州市完善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利率定价等配套制度,打通了知识产权价值转换通道,让金融机构与企业实现双赢。龙游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完善“金融集市”的相关政策,为企业打造一个更加公平、透明、便捷的数据知识产权发展环境,全面推广知识产权全链条增值化服务。

放大“标志”效应

常山胡柚是常山县特产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“饮、食、健、美、药、香、料、茶”八大系列100余种胡柚产品远销各地。以胡柚为特色的柚香谷、太公山等一批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。1998年,常山胡柚证明商标获国家商标局批准通过使用,成为浙江省第一件农产品证明商标;2022年,常山胡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。

地理标志蕴含着区域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,因此,保护地理标志是对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保障,既涉及知识产权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利益,又与地方特色品牌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。常山县为了加强常山胡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、助推特色产业发展,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重点用标企业开展实地检查,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行为,提升产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
2022年,常山县搭建融资平台开展银企对接活动,对商标、专利质押给予30%利息优惠。创新推出“胡柚贷”等金融产品,拓宽融资渠道,让知识产权真正变成“真金白银”,有效破解融资瓶颈。2023年,全县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11.62亿元,惠及企业27家,兑现质押融资补助75.15万元。

同年,常山县推出地标保险,与人保财险常山分公司合作签订地理标志侵权损失保险合作协议,当常山县胡柚“地标”被侵权时,最高可获赔20万元,全力打造了“保险+维权+服务”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。截至目前,已办理地标保险5个,保额650万元。

“一枚地理标志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能实现从‘知产’到‘资产’的高效转化,胡柚经营主体可以获得成长资金。”常山胡柚产销行业协会会长汪明土说。

衢州市财政局政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,2024年,衢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40.9亿元,惠及企业521家,分别较上年增长64.7%、22%;全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主体增加60家,累计惠及周边农户4万户,推动户均年增收5000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衢州市在高质量培养和高水平服务方面,赋能创新“源头端”、强化政策“保障端”。2024年,投入资金278万元开展知识产权标准化建设,支持项目研发成果和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。推动出台专利导航管理办法,对注册地在衢州市级范围内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,通过专利导航提升创新效率并列入市级专利导航的项目,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补。截至目前,全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.5件,同比增长43.3%,增幅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;市级专利导航项目18个,累计兑现补助资金180万元。

今年3月,衢州财政继续强化知识产权政策与财政、科技、人才政策集成融合,支持出台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条例。2022—2024年,3年累计在“大科创”专项资金中安排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经费730万元,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。支持打造“南孔精英”人才招引品牌,对入选品牌创新人才项目A、B、C类的,分别按人才年薪的70%、60%、50%给予用人单位每年最高100万元、60万元、40万元的引才薪酬补助。截至目前,市本级已建立浙大衢州“两院”等10家高能级科创平台,引进院士团队6个,集聚省级以上领军人才147人、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886人。

分享:
友情链接:
公安部
浙江公安
衢州市政府
办公统计
主办单位:衢州市财政局 2024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3004045号
地址:衢州市柯城区白云街道三江东路28号 咨询电话:0570-3055508 技术支持:浙江信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
浙公网安备33080202000527号 网站标识码3308000052